本报讯 (见习记者 孔玉叶 通讯员 刘维佳) 羽绒服里填充的到底是鹅绒仍是鸭绒?绒子含量有多少?以往,这样一些问题常让一般顾客感到困惑,也为部分商家“以次充好”留下了空间。10月21日,平湖市羽绒服工业质量促进中心正式投入运营,同步发布《平湖市羽绒服产质量量分级白皮书》,标志着平湖在全国羽绒服行业界首先建立起质量分级系统。
作为全国最大的羽绒服生产基地之一,平湖年产量超2亿件。为引导工业提高产质量量,当地联合权威机构与企业,一起推出“5A至1A”从高到低的5级质量点评系统。本年8月,全国首套《羽绒服装质量分级技术规范》集体规范正式发布。该规范由平湖主导拟定,环绕绒子含量、疏松度、浊度、钻绒值和色牢度五大中心目标,完成对产品的质量的科学定级。与国标比较,该系统掩盖规模更广,初次将80绒以下产品归入分级,填补了商场中低端产品的质量确定空白。
“曩昔采购商选羽绒服,根本靠手摸、眼看、比价格,咱们很难直观表现产品的长处。”嘉兴市久麦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丁莉表明,“现在有了清晰的分级,不只提高了产品的可信度,也推进咱们从原料到制品的全流程加强质量管控。”
现在,第一批23家试点企业、6万余件产品已完成分级认证。顾客只需扫描产品上的“信息码+防伪码”,即可查询产品的具体质量信息,完制质量信息“一键通明”。
为稳固分级效果,平湖同步推出“稳妥+”“查验+”“电商+”三大协同举动:引进质量稳妥机制为分级产品兜底,强化第三方查验保证分级公信力,还与抖音、淘宝、京东等电子商务平台协作开设“平湖分级羽绒服专区”,推进“优质优价”的商场闭环构成。回来搜狐,检查更加多